【思政课堂】实验教师要具有开展实验思政教育的意识 (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秦爱军)
发布时间:2021-11-19  查看次数:
实验教师要具有开展实验思政教育的意识
 
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 秦爱军
 
实验教学是我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领域,实验教学是落实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领域。实验教学中对提升学生品德修养、掌握专业技术、形成团队精神、树立集体主义观念、养成严谨工作作风,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。所以,实验教学老师一定要树立育人意识,发挥实验教学中思政教育的作用。
   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《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,这一战略举措,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,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,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。《纲要》对如何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,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,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,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,给予了纲领性指导,明确了课程思政努力的方向。
2013年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关于高校的主要任务和立德树人发表文章、讲话。反映了中央高层对高校学生培养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忧虑心态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、怎样培养人、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。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。
当前,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激烈,国内国际环境复杂多变,争夺青年一代愈演愈烈。在清华大学校史馆,正门墙上有一封中英文对照的信,是1906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校长詹姆斯写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,他说:这个国家(中国)太过神奇和伟大,他的觉醒将是我们所有人的噩梦。我们唯一的方式,是用我们的思想完全替代他们原有的文明,让他们未来的精英和领袖,认为我们才是伟大和先进的。用我们的思想和精神,完全覆盖他们的思想和精神,远比用军旗去统治他们更可靠。假如美国能将中国学生成功地吸引进来,那么美国这种从文化上控制中国的方式无疑是最巧妙的……”这封信足够给予我们警示。而我们教育中确实也出现的一些问题,有些青年学生在思想品德等方面出现偏差,三观不正、品行不端、学风浮躁、急功近利等普遍存在。
我们实验教师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责任感,积极在本职工作上尽自己的绵薄之力,去对学生进行价值塑造、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,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,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。在实验教学中,第一,要让学生学会全面客观进行实验分析和操作,学会唯物辩证分析实验教学的内容、操作步骤、仪器使用和相互协作;第二,要让学生有家国情怀,热爱国家、热爱他人、尊重生命、积极向上;第三,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,要相互协作、团结互助;第四,要有严谨作风,要一丝不苟、勤勉谨慎;第五,要有安全意识,高度警惕、规范操作,警钟长鸣;第六,要有劳动观念,爱护公物,主动保养,认真归纳,积极整理;第七,要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精神,善于思考,积极创新;第八,要尊重老师、尊重同学,敬佑生命、大爱无疆的思想等等。
  总之,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培养合格的中医药人才和可靠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工作任务中,实验教师责任重大,大家要树立崇高的思想格局、高尚的道德品行、掌握深厚的专业知识、具有娴熟的操作技能,要积极工作、严谨求实,耐得住寂寞、经得住诱惑、受得了委屈、守的住清贫,修炼自身,提升境界,不负时代和人民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贡献。
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经济开发区杏苑路3号(杏苑校区) /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新石南路326号(橘泉校区)
联系电话:0311-89926000 传真:0311-89926000 邮编:050200
版权所有:河北中医药大学 网站备案编号:冀ICP备13018366号